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翟元昊
3月20日晚22:43分,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官方微信号推送了一篇手绘速写文稿。作者用一支铅字笔、一张白纸,生动的的记录了当下疫情中的校园生活。

“速写”疫情中的轻工校园
盛国是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国际时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老师。“每天如果是不画一点,总觉得这一天好像少了点什么”,盛国平时喜欢画画,尤其爱用文字配合速写,用生动的线条记录生活中的点滴。
因疫情防控需要,校园实施封控管理。在校老师重新编组分工,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。盛国所在的组是要帮助第三餐厅给公寓内的学生们装配送餐,“有几次赶上后厨需要帮手,一筐摞一筐的新鲜蔬菜,土豆、芹菜、冬瓜,颜色不同,切法也不同。也是第一次见到厨师用这么大的锅,翻炒颠勺,太不容易了,由衷的佩服他们。”装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饭盒,饭盒的摆放、饭盒中饭菜的荤素搭配也都有讲究。送餐过程中,学校出动大巴车、老师骑着三轮车,还有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去配送一些容易洒的米粥,这些日常工作中的所见所闻,深深触动着盛国,也成为他日后画面中经常出现的场景。
“无论是院领导还是各部门负责人,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普通教职员工,他们都太辛苦了,我也想力所能及多做一些。”作为抗疫前线的普通一员,盛国说,身边每天都是老师们忙碌的身影,大家一齐配合搬运物资、装餐配送、喷洒消毒、清运垃圾等防疫工作,无论哪项工作,大家完成后,都互相帮衬多做一点。
采访期间,盛国通过微信发来一副最新的铅笔草稿,画面中,三轮车上的志愿者们在装卸饭盒,盛国配文,“共克时坚,共同前行”。他说,大家积极配合,疫情才能早日结束,草稿中的配文也是大家对未来的期许。

创作草稿

“白?黑”,温暖疫情中的“你我他”
盛国说:“从专业角度上讲,速写最好的表现手法是写生”。白天大家都在忙碌,他也是不动笔的,只有晚上休息时,才将积攒了一天的照片、视频,进行整理创作。
“在这次作品中,我选择了经常接触的的场景和人场来进行创作。”比方说,在画面中需要考虑整体布局,安排构图,是将餐厅当作背景,还是餐盒当作道具,还是要以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为表现主题,每个角色的出现都让我回想起白天的场景,另外,在创作中还要重点突出人物的动态和形象的前后空间关系。

“哪怕只有一点时间,都要画。”提起了画笔,注意力就放在捕捉和记录上,在盛国看来,“速写对工具要求简单,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白纸,黑白两色,快速表现。想要一副完整的作品,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创作的过程需要高度的概括。”在3月20日的创作中,画面中穿绿色服装的老师,是忙完自己的工作后,临时到他们这组进行帮忙,“没想到自己的照片被画出来,”这位老师表示,能在抗疫前线做一点小事,还能被记录,是一件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事情。
这不是盛国第一次以速写形式记录描绘抗疫第一线的现场。2020年初,盛国将绘画作品对准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者。“我想要通过画笔表达自己的尊敬之情,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。”?
学校2020级服装与服饰设计工程专业女生丁鑫鑫,看到老师的小速写,也开始了在宿舍创作。盛国鼓励她,只要有兴趣,就打开了绘画的大门。速写创作可以先从身边熟悉的物品开始,比如,可以从宿舍里一个饭勺、一个小茶杯开始创作。多画,对物体的透视关系掌握的会准确,多画,对于专业课-服装结构制图是很有帮助的。
提起这些速写作品,盛国说,在这场抗疫工作中,自己做的工作微乎其微。疫情当下,记录校园一刻,传递温暖,是作为一名老师应有的责任。

采访结束,记者在盛国的朋友圈,看到一幅最新的作品,配文:凌晨5:40分,第十二次。还有很多人比你更辛苦。
以下为盛国创作的部分作品:

排队,第十一次,慢慢向前,会好起来的。

春分,第十次。

第九次,好好继续。

第八次,盼,早日跨过“倒春寒”

第七轮。盼,早日无恙祥和。

第六轮,盼,早一点好起来。

第五轮,愿早日无恙。

食堂后厨帮切菜
